人物
时段
朝代
人物库 清朝
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1831 — ?
全台诗
陈肇兴1831~?
),字伯康号陶村
台湾府彰化县治(今彰化市)人。
咸丰三年(1853)入庠邑,补廪膳生。
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,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诗,表现极为突出。
和蔡德芳、曾惟精、廖景瀛合称「白沙书院四杰」。
咸丰九年(1859)中举,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,以读书歌咏自娱。
同治元年(1862)戴潮起事,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,遂遁入武西堡(今南投县集集)之牛牯岭山中。
是年七月谋刺戴氏不成,几度濒于险境。
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,虽身在军旅,夜晚得閒时,往往秉烛赋诗,追悼阵亡战士,详录戴案经过,题为《咄咄吟》,乃台湾重要的历史文献。
同治三年(1864)事平,陈肇兴返回乡里,设帐授学,门生有杨馨杨春华、吴德功、许尚贤等,多为俊才之士。
著有《陶村诗稿》六卷,并《咄咄吟》二卷合刊。
  陈肇兴的《陶村诗稿》写至戴案结束止,由此作可见清代中叶崛起的台湾士子,思想取向与价值判断。
不仅有个人心灵世界及理想抱负的抒写,诗作的关怀重心亦往往与生民百姓密切相关。
在形式上,陈氏习惯以长篇歌行来抒怀、言志,诗作风格雄健豪迈。
门人吴德功在《陶村诗稿》序文中谓,肇兴之诗胎息于杜甫,可视为清中叶台湾文坛之「诗史」。
陶村诗稿》最早由门人林宗衡等校刊,光绪四年(1878)夏季初刻,乙未之役,版毁于兵燹。
彰化人杨珠浦在大正元年(1912)得抄本于书肆,遂于昭和二年(1937)重刊。
民国五十一年(1962)台湾文献丛刊本据杨抄本排印;1971年郑喜夫以连横所藏原刊本为底本〖编者按:据连横台湾诗荟》创刊号〈遗集待刊预告〉云:「彰化陈伯康孝廉著有《陶村诗稿》八卷,版久毁失,印本亦亡。
全台仅存二部,一在余处,一为云林黄君丕承所藏。
」〗,另以杨氏本、文丛本合校,是为郑校本。
1992年龙文出版社据杨珠浦本重印,而将郑氏校本标注于眉批以供参考,编为「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」第一集第四册。
以下作品以杨珠浦版本(以下简称「杨本」)为底,郑校本(以下简称「郑」、「郑注」)为辅,进行编校。
(施懿琳撰)
余生也晚,不获于伯康先生之古香楼而修士相见礼,仅于先生之门下士藉悉其为人,有践绳之节;并读其遗著数篇,爱其质不过朴、丽不伤雅,洵足以光扬缉熙,昭章元妙
然卷帙无完,究不能窥其全豹为憾!
近有杨君珠浦者,抱先生之遗集过务滋园而告之曰:『此前清道、咸间陈伯康孝廉之遗著也;惜版已散佚,特为之抄而存之』。
余喜而浏览,如见故人。
读至七、八卷,觉当日戴万生之乱状历历如现,可藉以知台湾往昔之史迹;其关系于文献,固不少矣。
杨君并言欲翻印以存于世;笃矣乎仁者之情,近今罕觏。
此不独伯康先生之幸,亦吾台文献保存之幸也。
韩昌黎崔立之书,尝谓『发潜德之幽光』;杨君其有焉。
故为加墨简端,表而出之。
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)夏树德村人林耀亭撰于守拙山房。
陈肇兴先生字伯康彰化人
少颖悟,抱豪胆;事亲至孝。
曾入邑庠。
道光季年,翰林高鸿飞先生彰化县;提倡风雅,乃聘廖春波先生白沙书院主讲,以诗赋文课士,高县躬莅讲席。
是以文化大兴,士竞吟咏,就中陈肇兴先生为杰出。
先生咸丰八年举于乡;颜所居曰古香楼,读书歌咏以自娱。
同治元年戴万生变,先生慨然投笔从军
彰城陷,只身冒险逃入集集。
日则奋练强悍民番,援官军、诛叛逆;夜则秉烛赋诗,追悼阵亡将士,语多忠诚壮烈。
事平,不仕;设教于里,时雨化人,桃李争妍,而杨馨杨春华、林宗衡、许尚贤,俱列门墙。
于是相谋刊此「陶村诗稿」,以惠后学。
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六月彰化杨珠浦辑叙。
陶村诗稿」共八卷,系磺溪陈肇兴先生壮年时所作也;贵写实、尚平易。
余二十五年前,偶然得之书笥;回环三复,不求甚解
民国八年,请示于吴德功先生先生喜出望外,详为说明:『此卷乃台湾诗学之结晶,现存殆无完本;卷中虽有蛀失,当为补记』。
至十年,阅毕;告曰:『好自珍藏』!
余以是更加爱惜。
屡思翻版,踌躇莫进。
此次受林耀亭先生及乡中父老之怂恿,乃决意付印重刊,以公同好,藉以保存台湾地方文学之一助,亦可以谢故吴德功先生指导后学之劳也。
爰为之记。
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秋,杨珠浦记于南屯爱仁医院。
一 一卷新诗百感生,经年避寇赋长征;壮怀不作偷安计,又向源起义兵。
二 数载书生戎马间,杜陵史笔纪瀛寰;采风若选「东征集」,咄咄吟中见一斑
浣花溪少陵,绝代诗才赋乱离;谁料千年才更出,有人继和「北征」诗。
荆楚陈懋烈芍亭顿首拜题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释性贤
新续高僧传·兴福篇第九之十
释性贤字德增
姓嵇氏安东人也。
远祖中散,世为名族,父祥生,有隐德,母孙氏,梦庆云入怀,遂觉有身。
产时异香满室,三日不乳,举家怪之,祷佛福佑,俄而就哺。
稍长,不茹辛膻,儿童嘻戏,辄拜偶像。
慧根夙具,有志出尘,父母奇之,不拂其意。
年十一,于庙湾祇园寺,礼子敏为师。
寺故以瑜伽教,徇世俗请,吹螺唱呗,日纷如也。
厕其间,郁郁不得,慨然曰:“吾闻如来救世,明心见性,顾如是耶,吾其行矣。
”年二十一,始诣宝华受具足戒于文海,一见器之,令侍瓶巾,左右服勤,薰心砭骨,数易寒暑。
欲遍参知识,乃造虎邱谒洞明,慧悟超凡,勇往精诣,洞彻宗旨。
雍正十二年,宪庙特召文海入都,立坛演戒,从襄事,恩赐绛衣,临坛作證。
期毕,圆明园引见,奉命内庭参禅,赏赉优渥。
高宗御极,拜敕还山,复至宝华。
维扬吉祥院者,地临河滨,洼隘嚣尘,为游氓逼处,日就荒废。
郡有檀护汪交戴南翁辈请住锡,至再至三,敦劝无已,乃慨然自任。
败壁颓垣,榛莽塞路。
至,为之扫除经纪,殿阁寮庑,依次修建,基址式廓,曾不数载,遂成巨刹。
乾隆十六年辛未,圣驾南巡,率众迎候,蒙赐“智珠寺”额。
天章璀灿,炳曜日星,复承恩眷,颁赐内帑,梵宇巍峨,益臻钜丽,于是创造戒坛,并耩构精蓝五处,增扩斋田四百馀亩,资给禀戒禅众,食指数千,寂然无哗。
言貌伉朗,风骨森峻,而居心和易,接物以诚,引导后进,有教无类,人多爱而敬之,依依不忍舍去。
自律甚严,恬然澹退,而众心向慕,不言而信。
今为智珠鼻祖云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僧清月清 1744 — 1809
清月又名律月字品莲号耦船江都人
杭州云林寺僧。
有《品莲吟草》。
新续高僧传·杂识篇第十之六
品莲月字藕船江都徐氏子,早岁脱白,既冠受具,戒相既圆,坚持无犯,研穷教典,竟入悟门。
尝栖云林,止观入神,妙通画意,专工,得所南翁之旨。
扬州吴贯之号称八怪,名擅一时,乐与森交,且精琴理,所作诗词书法,别有逸趣,获證于志安秀老人。
嘉庆十四年,继主云林三年,退养于千佛阁,禁足礼《华严经》。
时虽鼓琴弄翰,而禅理功深,心多解脱,谭笑而逝,寿六十又六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